小说177 > 历史军事 >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 章节目录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第121节
    第二天上值以后,唐瑾就去东府求见俞观之。

    一路通畅的见到了人,跟上次一样,没有外人,一看就是安排好了能说悄悄话的地方,唐瑾行了礼后,无奈的道:“大人什么情况都不说,下官如何去做。”

    俞观之早有准备,拿出了一本小册子,给唐瑾看。

    待唐瑾看完以后,俞观之就问:“背过了么?”

    唐瑾:“……”

    他摇了摇头,认真道:“早就听说大人有过目不忘之能,但下官真的只是一个平常人。”所以我没本事看一遍就背过,跟你这种怪胎不一样!

    俞观之也没失望,只道:“最后一页背过就行,现在就背。”

    最后一页都是一些案情的事,并不多,唐瑾很快就背过了。

    然后,俞观之就细细的给唐瑾讲起了始未来。

    其实故事也不长,就是当时的太子如今的皇帝手下的人暴漏出浙江盐税有问题,当时的皇帝现在的太上皇派了人去查,结果没查出什么来。最后又派了汤甫去查,人一到任就死了,后来又派了人去,盐税是查清了,死一大批人,但汤甫死因成秘。

    唐瑾奇怪道:“盐税的事肯定有帐吧,一查就能查出来,害死人有什么用?”到最后还不是查出来死一大批?

    这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的清楚的了,俞观之简洁道:“你没在户部待过,不了解盐税这一块的事,总之就算死一大批,背后主谋逃脱了。”

    唐瑾试探的道:“您怀疑是……汉王?”最后两个字,说的很小声。要不然的话,昨天送那样的信给他做什么。

    俞观之笑了:“怀疑没有用。”

    唐瑾疑惑,这种事,平章事怎么会同意自己的学生去查?这一看就是水深的事啊。难道是权大不怕?这也不好问,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唐瑾就没问。

    两人又说了很多话,俞观之将自己的计划和安排都说了出来,唐瑾只好应承下来,道:“我一定会认真查,不过大人也知道,时间过去这么久,可能七八年也什么都查不出来,不过是白白浪费时间。”

    俞观之叹道:“我又何尝不知,只是为免心中遗憾,你只需尽力而为。”

    唐瑾心下不免担心唐老爷子,皱着眉。

    俞观之看唐瑾不说话,极满意他的稳重,不见他提条件,主动道:“你家里不是很多人都在念书么?明年就去考试,考上了,县府衙里各房差事都可以挑着干。”

    唐瑾一听后,只是笑了下。

    对于百姓来说,当不了官,做吏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商量好了一切,唐瑾离开时俞观之交给了唐瑾一封信,让他交给唐老爷子。

    唐瑾拿着信后出来,发现都快下值了,就直接回了家,跟唐老爷子说了这事,把信拿给他看。

    等唐老爷子看完后,就问:“说的什么?”

    “说他学孙汤玄交给我,让我好生照料。”唐老爷子将信折了起来。

    唐瑾疑惑的问:“汤玄吗?他真的让汤玄跟着你去木饶县而不是什么别的人?”

    唐老爷子点了点头,轻声道:“若是真的,可能也存着历练对方的意思,毕竟当一县之长,能学会很多东西。”

    说到这里,唐老爷子笑了,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这是在给我把柄吗?”

    唐瑾见过汤玄,好像是二甲第八名,他有个印象。毕竟一众十二三岁的人里,就一两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人,很难让人没有印象。

    只是,这种事真的靠谱么?两人相貌不同,主要的是字迹不同,就算汤玄再怎么天才,跟他练的是同一种笔贴字迹很像,露馅的可能也很大啊。

    这也就是在古代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能这样,要是放在了现代分分钟被看穿。

    唐老爷子问他:“俞大人长什么样子?”

    “就,比你胖一点,白一点,须发皆白,笑起来看着很慈祥,像邻家爷爷。”唐瑾开始大体描述。

    “左边唇角下有梨涡,右耳下有颗红痣?”唐老爷子跟着问。

    唐瑾点头,唐老爷子叹道:“我见过好几次,他请我喝茶,我们在茶楼还聊过天呢。没想到他就是平章事。”

    唐瑾也不意外了,问唐老爷子:“那老爷你觉得这个人可信么?”从风评和他的直觉上,他觉得可信。不过他的眼光到底没有老爷子老辣。

    “可信,但人心难测,谁又知道呢,我还不是要跟你分开?”唐老爷子叹了一声。

    唐瑾安慰唐老爷子:“我们要向好的地方想,等我回来了,升官发财,带领唐家重回荣耀之巅。”

    唐老爷子笑着拍了拍唐瑾的头。

    怀着担心,唐瑾下午去吏部问了一下,竟然可以直接办外放的手续。

    唐瑾总觉得昭德帝会答应这种事有些儿戏,不过印象里的皇帝和古代人其实与想象中的有很多差别,有些东西有些词,早早就在了。就连非主流,古代也都是有的,比如京城里有一个两百多年从宋朝传下来的张骷髅酒馆,还有一些奇特的彰显个性的名字,都不少。

    是以他只是拿自己固有的认知去衡量皇帝的行为了。

    唐瑾办好各类文书后回去后,拿笔给父母写了信,把唐老爷子以前交给他的印章和钥匙还给他:“这些老爷你拿着。”万一他有个什么意外,也丢不了。

    “给你了,就是你的。”唐老爷子并不愿意收。

    “那老爷你先帮我收着,我怕我弄丢了。”唐瑾笑着抓起唐老爷子的手掌,将东西放到了他的手心里。

    唐老爷子沉默着,唐瑾勉强笑道:“老爷你要好好的照顾自己的身体,学一些理事的经验,等我回来当知县的时候你要教我理事啊。”

    唐老爷子点头:“我会的。”

    随后他才笑起来:“你放心去吧,我人生这么多年过来了,看得开的很,一定好好活着。”

    唐瑾看唐老爷子说的是真的,才松了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老爷的身体了。

    三门那里唐三叔进来了,唐瑾问唐老爷子:“是带我三叔一起去么?那我三婶……”

    “去任上时回一次家,把你三婶三哥留在家里。”对于这件事,唐老爷子也有考量。

    唐三叔这个时候进来了,奇怪的问:“你怎么没去上值?”

    唐瑾笑道:“我被圣上外放到木饶县了,咱们刚来京城,就要回去了。”

    唐三叔吃了一惊:“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昨天的事,你不在。”唐老爷子笑道,一副高兴的样子。

    唐三叔疑惑道:“怎么会这么快外放?你才几岁,圣上他放心你去管一个县?”

    “这不是帮了三皇子嘛,这才落了好差事,不然谁知道要等多久了。再说了,我懂不懂不重要,就是去混资历,一应事务有县丞主簿他们呢,我刚好跟着学。”

    唐三叔这才觉得真实了,叹道:“刚把东西整理好,又要收拾了。那咱们啥时走?”

    “过两天就走,去收拾吧。”唐老爷子吩咐着,眼看唐三叔出去了,摸着唐瑾的头:“这可能关系到你的身家性命,你仔细想明白了,如今我只求你平安,不求唐家荣华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是唐瑾不想去做的话就可以不去了,他们直接到木饶去上任,一切合情合理。至于俞观之可能会有的刁难,不怕。

    这话相当于唐老爷子放弃了自己一直来的坚持,唐瑾内心受到了震动。

    “我再想一想。”唐瑾感动的点着头。

    想了半夜,唐瑾还是下了决心,对唐老爷子道:“富贵险中求,男儿当干就干,我拿定主意了。”暗地里进行的话,危险并不大。

    唐老爷子欣慰的点点头:“那这件事里有不明白的地方你就去问。”

    唐瑾来京时间不长,将要做的事隐秘,也没想请同僚吃饭,不过秘书省还有一些他的东西没拿,就去取了,又遇到了俞观之叫他过去。

    唐瑾就不明白了,老是这么叫他去,就不怕别人起疑吗?哪里有一品的平章事闲的没事干成天见一个七品的芝麻官?

    不过他还是去了,把心下疑惑的细节都问了,俞观之望着唐瑾手上的珠串说:“你的疑惑路上会有人去告诉你。我有一个重孙女儿,说给你可好?”

    唐瑾摇了摇头,冷漠道:“不好。”

    俞观之拉着唐瑾的手送他出去,临别时又问他结亲的事:“能当我的重孙女婿,可是大福气,你真不答应?”

    唐瑾感觉到周围有人,知道了用意,于是举起了手,给俞观之看了看上边带着的手串,笑道:“是下官福薄,高僧说我十八岁之前不能成亲。”这要是传出去了,就成了俞大人想把重孙女说给他,这两天才见了他几次。

    俞观之拍了一下唐瑾的后背,笑骂道:“滚吧,谁要等你到十八岁。”

    第172章快来订阅我(n_n)

    唐瑾笑了笑,转身回家。

    他想俞观之也不是真想将重孙女嫁给他,而是调查过他,知道他用手串拒绝过南兵马司的马军副都指挥使才这样问。

    等步行回了家,离门口还有些距离就闻到了院里了桂树上传来的淡淡的桂花香味,推开门就见到唐老爷子和秦大夫坐在院子里聊天。

    唐瑾知道这是等他呢。皇后赏的这宅子虽然不大,但人都住三进院子里,大门自然是关着的,想要在大门前叫人得很大声里边才能听见。

    原本是想着总归要买个下人的,现在要走也用不上了。

    看到唐瑾回来,唐老爷子对秦大夫说了一句:“以后要辛苦你了。”

    唐瑾不知道两人先前在说什么,问候了两人以后,边转身关门边随口问了一句:“说什么呢。”

    秦大夫起身拿起两把小竹椅,边放回了廊下边道:“说在京城开医铺。”

    唐瑾动作一怔,关好门后转过身,望着秦大夫,再望唐老爷子,心下疑惑,秦大夫不跟他老爷去木饶县吗?

    唐瑾下意识的以为秦大夫会跟着去的,现在听到这话才想起,本来秦大夫就是打算在京开医馆,现在他名头上又有了间接救了板上定钉的会成为太子的三皇子,不说生意兴隆,也会顺顺当当,稳赚不赔。

    他没有问,虽然秦大夫跟他老爷交情很好,好到他来京赶考来回都会跟着,但具体的往事他不知道,不清楚这里边有没有什么交易。或许秦大夫现在不想跟着他们走了,或许是他老爷有什么打算?

    唐老爷子看到唐瑾的眼神,带他进了二门,才笑着解释:“我建议秦大夫在京城开医馆。”

    “那么远的路,又人生地不熟的,你身边没有一个熟悉的大夫我怎么放心的下?”唐瑾担忧的问。

    “你放心,我现在康健着呢。”唐老爷子开朗的笑道。

    “可你年龄大了。”唐瑾抬起头来道。年龄大了,一场风寒都会要了命。或许连风寒都不需要,有些老人会在夜间睡逝。

    年龄这种事唐老爷子又怎么会不清楚,便再没有强行安慰唐瑾。

    三人到了三进里,唐瑾听他三婶在厨房做饭,他三叔在同她说话,就知道一会儿进了正堂说话时他们听不到。

    是以进屋做定会他就对着唐老爷子道:“你需要一个大夫,不止你需要大夫,‘我’在任上也需要一个大夫。”

    若平章事俞观之说的真是,去木饶做官的那个汤玄真的是个重要人物,那么在任上一要保护消息不要泄露,再一个就要保证把汤玄平安带回来。

    这么简单的暗示唐老爷子自然听得懂,他明白几岁的小孩子也容易夭折,于是沉默了。

    秦大夫在这个时候笑道:“那我要是不想去呢?”

    唐瑾看过去,看不出秦大夫是故意为难他还是真的这样想的。

    刚在院子里他就想过这个问题,他没有理由阻止秦大夫奔向光明的前程,想要他跟老爷走就只能许以他不能拒绝的好处。

    “我原本以为你只是一个乡村里的平常大夫,但上次见你跟鲍太医相谈甚欢,我就知道你不是了。”太医都是精选出来的,对各种病情广闻博识,医术自然高超,由此可见秦大夫在医术上绝不可能是个平庸之辈。

    唐老爷子跟秦大夫都静静的听着,想等唐瑾能说出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