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77 > 历史军事 >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 章节目录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第57节
    寿衣已经在昨天穿好了,他外公拿着布巾亲自给老外婆将脸手再擦了一次,跟他舅舅将人抬到了黑漆彩绘的棺材里,司礼的长辈让大家安静,简短的讲了老外婆的人生和美好品质,按顺序叫亲人依次上前默哀道别。

    入殓时是不可以哭的,会让人走的不安生,等到了唐家时,唐瑾上前绕着棺材走一圈,看着里边面容僵硬的老外婆,想起她往是对自己的好,想着这是最后一面了,这辈子再也见不到这位慈祥的长辈了,心下发酸。

    等在棺材尾部磕了头,这个仪式完成后要封棺时,四下里隐隐传来压抑的声响。

    封完棺后,外公亲手在棺头放了长明灯,悲号的哭声顿时四下响起,各位亲人哭的难以自抑。

    入殓过后,唐瑾他们就回去了。

    他娘开始折元宝,做纸活,有印章印冥钱。

    第七天出殡,第六天晚上亲祭。

    第六天早上第二惠就起来蒸馒头,依礼带着应有的数拿着一应东西一大家子去了第二家。

    被外公舅舅表哥表弟一众孝子贤孙带着礼乐依礼迎进灵堂,上香、磕头。

    灵堂已经从家里转到了家门外,晚上亲祭、哭灵、烧纸烧钱……一系列忙下来,在悲伤的氛围里,唐瑾心情极为的低沉。

    这边的规矩是天黑之前要下葬,寅正不到就出殡,唐瑾让他爹叫他早起,不过唐转心疼他,叫一声见他没醒就没再叫他,唐瑾一觉睡到了卯正才醒。

    醒来时天才麻亮,知道起晚了,唐瑾一阵叹气。在强大的生物钟面前,心里再暗示早起都没用。他只是一个重外孙,血缘关系并不近,是以去不去大家好像都无所谓,也没其他人叫他。

    自己穿了衣服起来,拿了孝帽孝服出门。他住外公家同村邻里的屋子,在别人家不能穿孝,出了门边走边穿,借着黯淡的天光,看到从外公家向西,各家门前都一堆黑灰和未燃尽的麦杆,这是早上出殡时亲邻路祭时留下的痕迹。

    第二家老外婆就这样下葬了,唐瑾失落于没能亲眼看着对方下葬,好在午饭前上坟烧纸时他没错过,到了老外婆的长眠之地哭了坟。、

    他娘跟他姑婆是所有女眷里哭的最为伤心的,劝了好长时间才劝住。

    吃过午饭,他们一家就回去了。

    这边丧礼下完葬后还有七期、百日,七期是人下葬后每隔七日祭一次亲,共祭七次,去的人很少,都是最亲近的亲人去的。他娘二期七期时去了,还跟他抱怨说当初嫁太远了,不然她每期都要去。

    七期一过,他娘已经接受了事实,从悲伤里缓了过来。

    这时,第二恒送了第二麒来唐家了,并带了一封第二晟的信给唐老爷子。

    唐瑾这才知道,他老外婆死前一段日子就让第二麒来他家念书,不想自己担搁重孙,家里人没同意。临死的时候,就让他外公等她七期过了就送第二麒过来。

    唐老爷子接下了,这个时候已经是腊月初了,天气早冷了下来,飘了两丝雪花就停了。

    或许是因为老外婆去世的事,唐瑾发现,第二麒整个人稳重了很多,以前的那种浮躁也消下去了大半,整个人能沉下来念书了,也不碱着苦喊着累了。

    在紧张的学习氛围里,新年到了。

    大年三十这天,第二晟来给唐老爷子送年礼的时候,才把第二麒接了回去。

    这个年,因着唐瑾考中了童解,未来可期,大家过的都很好。

    尤其是唐三婆,虽然刚开始对沈家姑娘不满意,可是见过两次之后,觉得姑娘人好,也没那么大的意见。她已经给唐五叔和沈家姑娘订了亲,开年就成亲,可以说是去了一块心头病。

    过年走亲戚,舅爷家姑婆家姑家,每走一家,唐瑾都能被大家围着看个稀罕,并,摸一把头摸一把脸,沾喜气沾运气。

    这没办法,哪怕唐老爷子没有宣扬,几个月的时候也够大家知道他考了童解。就算不知道的,一走亲戚被知道的人一说也都知道了。

    一般家里没念书的人不能深刻的了解这个名号的意义,也就看稀奇,可是知道的,就很认真对待了。四周十里八乡包括临县,都有人来送礼。

    这是必要的交际,礼轻一点的,唐老爷子就收下了,并回了礼。礼重的,就没收,或者只收不值钱的那些,倒是让唐瑾知道了好些秀才和一两个举人,这才感觉到原来周围念书的人比他认识的还要多一些。

    当然,也有想着家里孩子来给唐老爷子当学生的,唐老爷子没有收。

    初六一过,亲戚基本走完了,第二麒的三月孝期也满了,唐老爷子就准备起程了,这个再也拖不得了,家里人也没反对的理由了。

    从秦省到京城,得走一个多月的路程,一般顺利的话,四十天之内就能到,但要是不顺利,遇上雨雪路难行,走上五六十天都有可能。

    不过三月初就是童子举会试,要真走两个月,到京城就来不及了,所以最晚他们也要在五十天之内二月二十六号之前赶到。

    就这,时间也是紧的不能再紧了,因为二月只有二十八天,也就是说他们去了之后找房子、报名、熟悉环境后马上就得考试了。

    去京里,要准备的东西特别的多,冬春的衣服,必备的药丸,吃的喝的用的,反正是衣食住行用每一样都得准备。连马桶,也要准备两个,因为途中坏了不好找,而客栈里竟然是不提供马桶的!

    以往去府城省城,都没有住客栈,就算在县里住过的一次,上的也是土茅厕,用不上,没想到……

    唐瑾对于这一点非常吐槽,可是该备的还是得备。

    好在家里人在过年之前就开始准备了,现在只要把碗筷杯子这些常用的东西一装就好了。

    就这样,准备快一车的东西,加上人,一个车子还不够。

    唐老爷子早想好了,两家去上三辆车,每家一辆坐人装一些重要东西,剩下一辆装两家不重要的东西。

    因着守孝,第二晟是不会去京城了,这一次去的就是第二麒和他爹第二恒。

    唐家去唐老爷子是少不了的,这点原本家里人都劝他年龄大了不要奔波,可是唐老爷子不听,唐爷爷沉默一阵后也支持他去了。长子都这样说了,其他人也没有办法,只能同意。

    唐爷爷年龄也不轻了,路途奔波年轻人自然更经受得住,同去的自然就有唐转了,唐三叔自告奋勇的也要去,唐老爷子考虑后,也同意了。

    不过让唐瑾惊奇的事,同去的还有一个村里的大夫,他老爷不但把常用药丸草药准备着,连大夫也准备了一个!

    唐瑾实在不明白,唐老爷子怎么说服一个连看病都不爱外出的大夫同意跟他千里奔波的。

    走的前一天晚上,唐老爷子在炕上辗转反侧,唐瑾忍不住问他:“老爷,你是不是担心路途不顺?”

    唐老爷子沉默了一会儿,坐起来开始穿衣服。唐瑾一见,想着这怕是有事,也跟着摸黑穿上了衣服。

    点上了灯以后,唐老爷子移开柜子,打开地窖,掌着灯,叫唐瑾跟他下去。

    唐瑾跟下去了以后,唐老爷子坐在桌子西边,看向东边的墙,突然对唐瑾道:“这地下,有一个真正的密室,埋藏了一些唐家先祖收藏的财宝。”

    唐瑾一怔,吃惊的微微张开了嘴。他向来以为,密室这种东西,密室中财宝这种东西,应该存在于小说影视里,没想到,不但存在于现实里,而且还发生在了他身上!

    不过转念一想,唐家的密室应该也不大,财宝也是有限,不可能是那种传说级别的,也就是富贵之家藏宝级别的。

    唐老爷子起身,走到墙角一个箱子处,抽出一块箱子下的土砖,在地面上摔碎,从中拿出一把指长的木雕花枝,递给了唐瑾,凝重道:“这次去京城,前路凶险,这把钥匙你贴身收着,万不可遗失。”

    唐瑾沉默的双手接过,唐老爷子看他态度慎重珍惜,这才道:“唐家还有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我现在告诉你。”

    第81章大家快来订阅n_n

    唐瑾以为唐家还有什么密辛,面色也跟着凝重起来。

    “本来想着你还小,怕你以后冲动,后来想着还不如先告诉你爹,让他以后告诉你。”可是考虑半天,他觉得孙子还不一定有乖乖冷静。

    眼看着唐瑾态度慎重,唐老爷子笑了一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当年唐家虽然差点死绝了,但并没有被抄家,虽然很多钱财器物都流失掉了,可是一些房契地契还在。”

    唐瑾一怔,从来都没有想到唐家还有一部分房契地契还在,不过转念想着,当年唐家死了那么多人,给他潜意识里印下了一个“抄家灭族”的印象,但其实抄家灭族是一种很严重的罪行,唐家还没有达到那种水准。

    唐老爷子食指磨搓着桌面,语气里也不知道是感叹还是遗憾:“长年无主,如今那房那地也不知道被谁给占了去,会不会被人给非法截取,以后能不能要得回来。”

    唐瑾有些疑惑的问:“那房契地契保存到现在还有用?”有一句叫“痛打落水狗”,虽然不好听,可唐家既然在朝,肯定会得罪一些人,那些人还中趁着唐家落败占便宜把东西想方法弄了去?

    再者,这世上从不缺落井下石的人,即便是亲人,也很有可能见利起意,虽然当初老爷子受到了他外公的保护,可是其他亲戚却不会人人都护着你,见你势弱私底下不从你手里掏点东西可真是对不起自己。

    唐老爷子笑了笑:“咱们朝的房契地契是传承的,按律法来说有用。不过,那些房契地契都保存在了别的地方,也不知道当年的人或者他的后人会不会遵守承诺,能不能要回来。”

    唐瑾明了了,原来东西不在唐家。他就说,当年要有房契地契这种东西,怕是日子很不安生,很难留的住。

    “你知道有这样的事,到时候看情况,要是被权势大的人占了去也就算了,安全最紧要。”唐老爷子嘱咐,顿了顿,又说,“虽说这比起唐家的事情来只是小事,不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怕被有心人知道了,反而危险,你万不可将这事告诉任何一个人,就算了你爹也不能。”

    唐瑾点了点头,明白了。按照现代的物价去算,京城的房子地段好一点,可不得值个一两千万。唐家以前房子大,现在少说怕也值一两千两银子,或者更多,再加上地契,应该也挺值钱。

    唐老爷子摸了摸唐瑾的头,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了一张折叠的纸:“家里的财物我大都留给你了,你爷他知道,要是以后他们知道了闹起来,这个是我写的凭证。”

    唐瑾沉默的接了过来打看一看,上边说的的确是这事,现在家里这房子留给了他爷,地给他们兄弟三个平分了,钱财三兄弟每人一百两,其他无论钱财器物等其他东西全都留给了他。下边不但签了字印了手印盖了老爷子的章,竟然还有咸阳府官府的印章。

    这怕是遗嘱了,看样子好像还是经过官府公证,过了明路有法律效果的,唐瑾一时心里不是滋味。

    家里怕是没几个人知道唐家还有一个地窖,也不知道老爷子有很多好东西,乍一看,这上边也留不下多少东西,而其实,所有的值钱的好东西,都留给了他。

    唐瑾将东西又递了回去,哑声道:“我以为会尽力帮扶各位叔叔兄弟。”虽然东西都给了他,可整个唐家强大起来,才是唐老爷子最重的心愿了。

    唐老爷子这才笑了,伸手又摸了摸唐瑾的头:“我就知道你是个明白的。你过去,把上边箱子里的那本《春秋》拿过来。”

    唐瑾过去拿了过来,一转身,就看到唐老爷子面前放了一个打开的很小巧的圆形盒子。

    接过书以后,唐老爷子翻到最后,把那张写着遗嘱的纸贴在了书背里侧,拿食指沾了盒子里的东西,细细的抹在书背里侧,找好角度,把书里最后一页纸严丝合缝的贴在书背里侧,看起来就跟所有书背里侧一样。

    沾好后,放在了桌子上面晾着。

    唐老爷子沉默了一阵,感叹着:“我年轻的时候气盛,”说到这里,他又停了下来,觉得似乎不能说下边的,几多迟疑,才望着唐瑾认真道,“唐家兴盛再重要了,其实还是你和家人的安全更重要。”

    当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他满心想着要光复唐家,看重的只是他存在的意义,可是这七年多相处下来,慢慢有了感情。

    他希望他聪颖,他果然会读书;他希望他勤奋,他就能不玩耍;他希望他懂事、上进、明理,他比他所能期望的更加懂事、上进、明理……这是一个从里到外无一不符合他要求比他要求能做到更好的孩子。

    这样好的一个孩子,他突然就有些不忍心将他困死在自己的心愿上了。

    唐瑾心下一震,突然间就感动的无以复加。

    老爷子说这话,不止是让他量力而行,而是将唐家一定要兴盛的强大的“责任”降低到了“努力”的程度,是给他一把套在他身上的“责任的枷锁”的一把钥匙。

    他是一辈子的期望到了最后反而看淡了么?不,他只是如今更加看重他了。

    唐瑾鼻下发酸:“我一定,会尽我所能。”

    唐老爷子欣慰的点了点头,放了一些心。他以前,深怕这话说出来,反而让他没了动力,这孩子明白就好。

    等书背上的胶水干了,唐老爷子让唐瑾把书放回去,带着他上去了。

    这一夜,唐瑾并没有睡好。

    天亮后收拾东西,装车,一大家子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临出门时,第二惠抱着唐瑾哭的眼泪直流。

    唐家三个爷爷也都红了眼睛,强忍着不出声,他们知道,路途辛劳,一个弄不好,这或许就是他们见唐老爷子最后一面了。

    唐三婶也红着眼睛,对着唐三叔殷殷叮嘱。

    其他人都被离别的场面弄的心下伤感,唐老爷子把家里的事在先前都一一的向家里人嘱咐好了,看着一大家子人,牵着唐瑾的手道:“走了。”

    他带着唐瑾上了家门前的车,唐转驾车,唐三叔带着大夫驾另一辆车,向着村口驶去。

    一路到了咸阳府,与第二恒和第二麒会合,又是一番离别。

    然后,他们过了长安城,从官道上一路东行,向着京城去了。

    第82章大家快来订阅n_n

    从秦省的长安城到京城南京,有一条路是最快的,那就是一路东行过河南、安徽两省到达江苏,再向东南直达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