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77 > 历史军事 >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 章节目录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第46节
    这边桓栋也向着自己的姑婆说了这件事,并评价道:“初时看着挺成熟一个孩子,没想到到底是个孩子,没藏住委屈。”

    桓氏笑了笑:“这可不多见,你竟是能跟人谈得来。”

    桓栋笑了:“他跟一般孩子不一样。”

    桓氏笑问他:“那你真是觉得他藏不住委屈吗?”

    桓栋怔了一下,他不像向炜一样,路上总想着这件事,他根本没当回事,只是随意说来听听,此时听了他姑婆的话,晃然道:“原来竟是装的,这唐瑾,脑子转的真快,一点委屈都不想受。”

    “那可不一定是不想受委屈啊。”桓氏叹了口气,喝了口茶,放下杯子道,“你要是不讨厌,倒是可以交交,说起来,以前京城里可是有一个姓姓唐的富贵人家,家长也是个聪明的性子。”

    桓栋意外了,问:“唐家?我怎么没听过?”以他家和他姑婆家的家世,能被她说一声富贵人家的,那也不一般了。

    第64章加了一千多字

    “那都是几十年之前的事情了,我那时还小着呢,也是听说的,不说也罢。”桓氏说着,皱起了眉头来。

    桓栋连忙拿了药膏来,揩了点在手指上,给桓氏按着头,劝她道:“不说就不说了,姑婆你可别多想,好好养好身子,我爷我爹他们可都挂念着你呢。”

    桓氏点着头,过了一会儿,好受了些,就让桓栋去休息去了。

    等桓栋走了,桓氏想起姑姑当年感叹闺蜜命运不好,再一想自己这一辈子浮浮沉沉,当年那些手帕交里只她活到如今了,现时是体会到了她姑姑那种伤感了。

    这边唐瑾跟唐老爷子说完话后,很快就进入了梦乡里。

    这次童子科的省试考两场,还是连着考两场,中间不休息,考完以后出总的成绩。

    很多人都抱怨,说是中间没个歇息,第二麒曾经也说过,这样太累,唐老爷子却对第二晟说,看这个样子,朝廷不是很认真的样子,所以事情才办成这样,想草草了事不为孩子考虑,不然也不会不让孩子休息,到底不是成年人啊吃不消啊。

    至于考试严格反是放到贡院考,不是说朝廷重视了,很可能是重开童子科压力大,两方较量下,一方故意严格。

    第二天唐瑾也是早早起来了,去贡院,等待点名,搜身后进场,睡觉,睡醒后等待发卷,考试。

    这一天倒是没有遇到什么事,考试的题有些出乎唐瑾的意料。

    考的是五经文两篇,策问一道。五经文考的是《易经》一篇,《春秋》一篇,策问考的是时务。

    题唐瑾倒是会答的,不过这对于这次的考生来说,却是很难的了。

    《易经》本来就好学难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非研究不能理解一二,春秋考的是历史,有些偏,对于没有多少人生经历的孩子来说,也不容易答。至于时务,那更是难了。

    唐瑾感觉到了出题官对于考子深深的恶意!

    他看过以前的乡试的题目,比较一下,他们的题出的的确是简单,可是再简单,架不住考试的人都太稚嫩啊!

    给小学生出初中甚至高中的题,就算出的再简单,大家也不会啊。

    出这样的题,怕是不想让人过吧!

    不过,唐瑾却是有些开心的,哈哈!

    考场上都是十二岁以下的少年和孩子,一般人家都是五六七岁才开始学习,也就能学个五六年。

    他跟他们学的时间差不多,可好在他用功啊,不像小孩子那样,人还懵懂着呢,不谙世事,贪玩,学的速度能有他快?

    这就像是小学六年级能让小学生学六年,可是对于成熟用功的大人来说,用心的话,一年就学完了。

    再有一点,这里的教学制度,都是先教会孩子背,背会了以后才教经文的意思。做诗简单一点,可是在理解经文这点上,大部分人那比起他来可就差远了。

    所以唐瑾相信,他一定能考上。不但能考上,国子监的复查他应该也能过。

    国子监的复试一般不向下筛人,只是复查前来考试的人是不是真的有那样的本事,不是蒙混进来的。到了中书省那里,可就难了,这是决定生死的最重要的一关,会筛很多人出去,剩下的才能殿试。

    虽然不知道自己能考到多少名,不过,唐瑾的心情却是很好的。

    交了卷子,在龙门前等着放排的时候,他听着周围的人都在谈论着这次的题,一嘴的抱怨,大多数人都懊恼的很,觉得题出的太难了。

    还有八岁九岁的孩子难过的哽咽着,说不会答题。

    别人答的不好,虽然不应该高兴,不过唐瑾还是有些开心能排在前边。

    出了考场,外边等候着的人已经不多了,唐瑾眼光在四周搜索着,看到自家五叔坐在车前,就跑过去。

    唐老爷子坐在地上的小板凳上,身边也坐了一个人熟人。

    就是上次在茶楼里见到的那个带着学生过来考试的沈夫子,看他跟唐老爷子聊的很好的样子。

    这长辈一见了他,笑容亲切的问:“乖乖,题难不难啊?”

    不问你考的好不好,只问你题难不难。只一句话,就让人觉得人这会说话。

    要是考的不好了,可是能避开考得好不好这个问题,要是考的好,自然会说题简单了。

    他先问候了两人,笑着道:“题不是很难,都答完了。”

    唐老爷子一听,就高兴了,问起了都考什么题来。问完后,这才想起怕是要说好一阵子,不好让沈平等着,就看向了他,想看他怎么办,走不走。

    沈平笑着摇摇头:“那我可要打扰一下老爷子了,想要跟着你再听听。那两个小子个个哭丧着脸,说题难到天边了。看乖乖说的,哪有那么难,定是他们学艺不精。”

    自己两个学生,一个年龄小些不会答题,早早就出来了,另一个出来的晚,题算是答完了,却连题都没看懂,答的牛头不对马嘴就是好的了,就怕犯了什么忌讳可不好。

    最重要的一点,多接触一下这孩子,了解他的性情,一能看出来唐家家教知道上梁正不正,二来也能从童言童语里窥见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唐老爷子站起来时顺手拿起了板凳来,唐瑾从他手接过,走了两步又递给了伸手向他要的唐五叔。

    唐五叔放好两个小板凳,等三人上了车好上去驾车。

    唐瑾坐在唐老爷子身边,接过他递来的湿棉巾擦了擦脸,在缓缓启动的车轮声与哒哒的蹄声中,讲起了这次都考了什么题来。

    他们之间的讲题,不会只讲考了什么题,唐瑾是怎么答的,而是要连思考时的想法要一起讲出来。

    唐家人早已经习惯了,沈平初听时讶异,越听越是意外。这惊讶一点点的的增加,到最后已经吃惊了。

    一个六岁的孩子,四书五经不但背熟,还都学遍了!这该是得有聪慧!

    初见时沈平就觉得唐家这个重孙很是乖巧懂事,也知道他念书好,却没有想到他竟然能好到这种地步!

    等唐瑾讲完了,沈平由衷的对着唐老爷子感叹:“没想到乖乖学识竟然这样好,这水平,都能去考举人了!”

    要考举人,起码得是个秀才,也就是说沈平觉得唐瑾的学识跟他自己都能比了。

    虽然一个秀才唐老爷子才看不上,不过能听到人这样真心的夸唐瑾,他心下也是很舒畅的,这证明他教的好啊!就算现在考不上,可人生还长着呢。

    当下,唐老爷子就谦虚了起来:“哪有那么好,只是这孩子从小聪慧懂事,学习又用功,才学的好罢了。”

    沈平当下就羡慕起来,哪一个夫子都想要一个不但态度认真好好学习又聪慧能学出成绩来的孩子。他活了半辈子,教了好些年学生,半个都没遇到自己主动努力的,都是被夫子被家长压着学的。

    他有经验,自然是一眼就能看出哪些个孩子是真懂事真乖巧哪个孩子是调皮捣蛋装乖巧。

    而像唐瑾这么乖的学生,他也想要一个!

    这样想着,又觉得孩子自己乖是一方面,唐家人教的好是另一个方面。

    在考场外遇到唐老爷子,他也是存了心接触的。两个学生一个本来就有亲戚在这边,这几日日日跟着,考完了也不先回县里;另一个家长今天也追来了,刚好把人都交了过去。

    而这一接触,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原本只是一时起意,如今他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唐家人好,可是自己女儿那样的情况,人家怕是看不上他家了。

    他怎么就没有早遇到唐家人!

    心下一边懊恼,嘴上一边感叹着,“听乖乖这样说,这次定是能过了的。”

    唐老爷子听了高兴,这下却不说谦虚的话了,他觉得,以唐瑾说来的情况来看,应该能过。因为,题实在是出的太难了!

    第65章快订阅65章

    等回了住处,这大热的天,唐瑾这一天下来身上出了很多汗,衣服湿了又干,浑身难受,就打水要洗一下。

    他在洗澡的时候,唐老爷子就与沈平谈起了余家的事。

    唐娴身为唐老爷子的长重孙女,虽然是个女孩儿,在十多个重孙子孙女里还是很受唐老爷子重视的,再加之他是唐瑾的长姐,婚嫁的对象他是一定要自己挑的。

    不好的他看不上,好的里边,万一挑出来的不好,亲戚里将来惹出什么事来,牵连到了唐瑾,那也是万万不行的。

    唐老爷子又细细的打听了余家的情况,沈平也有意想与唐家交好,说的都是实话,也不夸大不隐瞒。最后两人决定,让沈平再向对方那边通个气,看看那边什么态度,要是愿意的话,家长可以见个面。

    虽然现在很多都是盲婚哑嫁,可真疼家里的孩子,不但会看孩子意见,更会考察对方家长人品。嫁错郞女人会过不好,有时候,娶错媳妇更加可怕。

    沈平说两方家长都是用心的,见一面对方也会同意。

    等唐瑾洗完澡出来时他们还没聊完,他就坐在一旁听,一直听到了未尾。

    完了后,唐老爷子笑问唐瑾:“过两天我们去见余家家长,要是好了,去他们家做客,好不好?”

    唐瑾一口应了下来。他知道,这做客自然得有个名头,比如教导对方功课,就是个很好的借口。他听沈平说来,这余家倒是挺好,以他们唐家目前的情况来看,他姐能嫁进去真的是特好的一门婚事了,比上次那个蓝宝强多了。

    这种事说好了,沈平就告辞回去了。他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去了余家。

    两人虽是同窗,对对方很了解,但关系只是熟,并不是特别亲密的那种。上次沈平来余家时余父很热情的招待了他,闲聊了一会儿问起来意,知道是给他儿子说媒,就对这事很上心。这一次再见到沈平,更加热情了,没聊两句,就问起了事情的进展来。

    沈平说了唐家也有见面的意思,就跟余父细细谈过,余父就想明天见面,只是怕自己太着急了,让别人觉得自家儿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沈平说唐家人在省城里等唐瑾考试的结果,是以只有这几天待在省城里,时间紧点没有问题,两人就商量着去哪个地方见个面。

    等两人商量好了,沈平看时间有些晚,不好直接再去唐瑾那里,就第二天一大早才过去了。

    他起的早去的时候天也才亮不久,原以为就算唐老爷子觉少起的早,唐五叔唐六叔不能在长辈面前偷懒也醒了,至少唐瑾年纪小应该是睡着的,没想到他已经起来读书了,不得不让他心下感叹一句难怪唐瑾书读的好。

    虽不用等人醒来,但也不会立刻就走,一来去的太早那边没准备好,二来唐老爷子还在给唐瑾上课,沈平坐在外边的桌子上有些奇怪的问唐五叔:“你们不用去上课吗?”

    唐六叔也坐在一边,闻听此言立刻去看哥哥的脸色。

    他是知道沈平对他们这样热情的原因,可是唐家人现在除了乖乖其他人是不会去科举的,这要是被对方知道了……

    唐五叔面不改色的道:“乖乖读书最有慧根,我爷把精力钱财人脉都花在了他身上。”

    唐六叔心下觉得这样说不说,好像他爷对他们多不好多偏心乖乖似的,不过想着他们暂时也不能去考科举,这也是另一方面告知对方实情了,就没出声。

    沈平听后真的怔了一下,以他看来唐老爷子并没有多偏心,于是道:“这样啊,不患寡而患不均,你心下有些不平也是能理解了。”

    唐五叔听出了这句话里的试探,微笑道:“我没有不平,乖乖念书的天赋的确是我家最好的,他若以后有大前途,对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沈平看他被自己故意误会没有急着辩解争论,也没有起什么负面的情绪,而且心态很好,感叹他这个年纪能不浮躁而处处稳重又有眼光真是难得,又感叹唐老爷子会教育后代明显偏心却能把孙子教的没有私心也是厉害了。

    等唐瑾读完书,唐老爷子邀沈平一起吃了早饭,几人才去约好的了戏楼听戏。

    唐五叔驾的车,唐六叔没去,到了的时候,那边人已经到了,来得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