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77 > 历史军事 >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 章节目录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第15节
    他从来没有缺过东西,也就没太在意,谁想到那些孩子那么眼尖连他口袋里的糖都看到了,直到糖被抢了他才知道他们压倒他只是为了抢东西。

    这情况,让唐谨心下庆幸他幸好生在了唐家,不然……

    唐三丫正给第二惠细说经过,被撞了头的那个男娃他娘就带着孩子来找第二惠理论,说一个十三岁的大姑娘家,打她家一个八岁的娃,咋咋咋的,结果被第二惠反击回去,他家一个八岁的欺负他家一个四岁多的,咋咋咋……

    找来其实就是为了出一口气,也不是想要做什么,骂过后那女的就拉着自己家娃走了。

    所幸那个男娃只是头撞的起了个大包,人也没事,不然赔钱看病事小,就怕把人家娃撞出个什么问题来。

    因为这事,唐老爷子自然知道了唐瑾被欺负了,好好的教育了他一顿财不外露。

    第二天第三天为了照顾唐二婶的情绪,唐老爷子也没上课,不过其他人书还是要背的。

    接着就开始正式上课了,唐二婶说自己没事,不想影响家里的事,让唐老爷子继续上课。

    这时唐老爷子开始教《明诗》《乐府》,这是《文心雕龙》里的两篇,《文心雕龙》为南朝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专著,这个不在四书五经里,却是唐老爷子必教的一本。

    学《明诗》《乐府》,以后就是为了写文章做诗,先是从对字开始。

    学起来的时候也不难,反正比四书五经简单,或许是唐老爷子教的好。

    一晃夏日了,唐家里的婆婆婶婶都特别忙,第二惠也很忙。

    唐五叔订亲了,明年就要成亲,唐六叔十六岁,也正在相看。

    唐瑾觉得十九岁结婚太早了,唐老爷子却对他道:“咱们家里,都是十八成亲,你五叔今年都十八岁了,明年成亲时都十九了,哪里早了?”

    “……”无言以对的唐瑾什么也说不了。

    “咱们家十八岁成亲都算晚的了,别的家十五六都有成亲的呢。”唐老爷子笑。

    “成亲早了不好。”唐谨不赞同早婚。

    “是不好,成亲早伤身体。”唐老爷子同意唐谨的看法。

    伤身体?唐谨想了一下这个说法,突然明白,这是不是说的年龄人血气方刚的,容易控制不住,夫妻之间的事做多了才伤身体?

    身为一个孩子,他不应该能听懂这话,只是装着自己听不懂。

    家里忙,当然,也不可能只唐五叔要成亲这件事让家里的女人都忙,唐五姑十七岁,唐大哥十六岁,也在说亲。让唐六姑唐大姐唐二姐都十五岁,也在相看。

    六个人的亲事,怎么能不忙?更何况下边还有十三岁的唐二哥和唐三丫以及十二岁的唐三哥,这些年龄虽小,现在也都要开始慢慢注意起来,有好的就可以打听考察,等定下来时至少也得个两三年。

    说亲、织布做衣、筹办聘礼、收拾房子、打家具、相看人家、准备嫁妆、夏收、走娘家、养孩子,……

    一系列的事。

    然而这些都与唐瑾无关。

    他只要念好自己的书就行了。

    这种事,大部分都是家里的女人在准备。

    说起唐三丫,她为唐瑾打架的事倒是有一个后续,她被柴氏狠狠的教育了一顿:大姑娘家还跟几个男娃打架,实在不成体统,会被人认为没教养,以后可能影响婚事。随后就勒令她没事不许出门。

    这倒是让唐瑾放了一点心,他也有点担心她三姐这性子啊。

    很快唐瑾就生日了,他整五岁了。

    生日后还是继续念书,等到冬天刚开始的时候,唐瑾去他外公家走亲戚了。

    最近这四年每年过年的时候他会去外公家,除此之外就再没机会去了。唐老爷子并不放人走,除了过年,夏秋两季第二惠回娘家时,也是带不走人的。

    这次能去,是因为唐瑾的小舅舅第二毅要成亲了。

    唐瑾有四个舅舅,外叔祖父家的大堂舅和三个亲舅舅,小舅舅生的晚,今年二十一岁了,婚事上有些艰难,第二惠也很操心这个弟弟。

    到了外公家,果然极为的热闹,来了很多亲戚。

    第二惠很忙,就将唐瑾交给了第二麟照顾,第二麟拉着唐瑾就去玩,问他一些生活上的事。

    唐瑾来外公家这只是第四次,对外公家并不熟,不过对于这个大表哥还是很熟的。

    往常过年舅家送灯笼,夏季舅家送衣衫,或别的什么事,第二麟都会来唐家,唐瑾见这个表哥的机会可比其他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多多了。

    两人很熟,第二麟很喜欢唐瑾,有什么事都喜欢和唐瑾说,这次就神神秘秘地悄悄问他:“我明年要下场考试了,你明年要不要下场考试?”

    唐瑾有些吃惊,他表哥五书还没学完呢,就下场,怎么下场?莫非这里边还有什么门道不成?

    第21章我明年要不要下场考试

    “你五书学完了?”唐瑾疑惑的问,他怀疑是不是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他外公偷偷的教过他表哥了?

    不过,他表哥也就比他大五岁,整岁今年也就十岁,就算学完了,也不能说学的多好吧?能考过么?

    “没有!”第二麒一摆手说:“还没学完呢!不过府城里有人没学完,就考了个童生出来呢,我想去试试,说不定能一下考中呢!”

    唐瑾可没有这么乐观。

    没学完与没学完那差别可大了,剩一节课是没学完,剩一百节课也是没学完,那都叫没学完,考出来的成绩能一样么?

    “你要不要试试,我们一起去?”第二麒用胳膊撞了撞唐瑾的胳膊,很是期待的望着他。

    “我老爷肯定不会答应啊,明年不行,后年或许还有可能。”唐瑾一听表哥的说法,就觉得不可行,唐老爷子一定不会让他就这么下场,拒绝的话说的不那么直接,怕伤了小孩子的自尊心。

    第二麒有些失望,想了想,考虑着要不要干脆等一年,和表弟一块儿去,最后还是想要去考试的念头占了上风,决定自己一个人去。

    婚事让家里人都特别的忙,唐瑾盯了他外公半天,直到晚上婚礼结束他被他娘带走都没有找到机会与外公说第二麒的事。

    第二天一大早,唐瑾起来后就找到了正在洁牙的第二晟,等他忙完才道:“外爷,我哥说他明年要下场考试?”

    第二晟蹲在地上,手里拿着杯子,宠溺的看着唐瑾,摸了一下他的头:“乖乖听谁说的?你哥说的?看他那张扬的样子,恨不得所有人都知晓,没个哥哥样子,还不如你呢。”

    唐瑾被摸头早就习惯了,反正无论家里还是外边,亲戚见了总会疼爱的摸他头一把,昨天也不知被舅舅舅娘外婆姨婆姨爷们的摸过多少次了,早都适应了。

    他点了点头,疑惑的问:“没学完,不是考不过吗?怎么还要考?”

    第二晟捏了捏唐瑾的鼻子:“小大人,还知道这些!是这样没错,不过科举考试考的内容大致也就那么些,就算没学完,记住了重要的也就有五六成的可能。”

    唐瑾不高兴的噘了嘴,转身跑了。他当然知道考试有重点,有些人平时不学,考试前光记了重点,也能考个好分数,所以他外公的话并没有错。

    不过他外公可不是做事没章程的人,才不会这么随便就决定让表哥去下场,肯定还有其他原因,不过就是看他小,不告诉他罢了!

    晚上他回家了以后,对着唐老爷子说起了这事,询问唐老爷子知道不知道他外公为什么让他表哥去考试。

    唐老爷子想了想,道:“你表哥学习好,但有些骄傲,带着孩子的浮躁,你外公这是想让他认清自己,好让他沉下心来好好学习呢。”

    “可若是考过了,他不是更加骄傲吗?这样对于以后来说,不是更不好?”唐瑾的一双小脚放在洗脚盆里,双脚上下搓动着。

    唐老爷子笑了:“你以为,童生是那么好过的?那考五场呢,前两场过了,后边可就不一定了。”

    “那老爷,我要不要明年去考一下?也不为考过,就为了积累一下考试的经验,保证以后考试不紧张。”

    唐瑾觉得,唐老爷子要是不答应他明年去,至少后年也会让他去的,多积累经验,以至于不怯场,就算后年不让他去,他考试之前一定会让他去一次。

    谁知唐老爷子摇了摇头:“你不用积累这样的经验。”

    “为啥呀?”唐瑾拉长了声音,有些做怪的道。他发现他要是可爱一点,老爷子更容易笑。

    唐老爷子摸了摸唐瑾的头,疼爱他的道:“我家乖乖好,不会怯场。”

    没想到唐老爷子对自己这样信任!唐瑾也觉得自己不会怯场,只是有时候对于一件事情了解清楚了,肯定更加放心更加淡定,能避开一些错误。保不准他考的时候不会有一下紧张,虽然想着自己能马上调解,到底没有考过了能让人来得安定。

    “我看我哥也不会怯场呀!要戒除骄傲方法很多,考一次还得多花一次银子呢。”唐瑾鼓起脸颊,总觉得唐老爷子还是没有说实话。

    唐老爷子伸手戳了戳唐瑾鼓起来的脸,把气戳出来,才笑着道:“考几次才过对于名声不好,容易让人认为这人学识不好根基浅薄家长浮躁,没有一举考中得来的名气好。”

    “那我外公怎么让我哥去考?”唐瑾连忙问道,想着这事难道他外公没有考虑到?

    唐老爷子用手试了一下水温,笑了:“影响一件事情的起因并非只有一件,更多时候是很多件,你外公对于你哥最高的期望就是举人,考不上举上考个秀才也是好的,所以他不用像我这样考虑这么多。”

    唐瑾晃然明白。因为唐老爷子对他的期望大,对他将要走的路计划的更远,越到后边越不好考,有时候一个好的才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非常大。

    力求稳妥与完美。

    就这个事情不再做讨论,唐瑾洗完脚,与唐老爷子收拾好了,上炕睡觉。

    冬日里的课继续在上,不过到十一月末的时候,都还没有下雪,村子里的里正在十二月份的时候,至少跑了唐家四五次。

    唐瑾看到他第一次来,是他来跟唐老爷子闲聊的:“县太爷今年任职到期,过了年就要换人了,也不知道新来的县太爷会是个什么样子,好不好,会不会是个贪……是个不好的。”

    唐瑾长大了以后,才知道他老爷曾是个乡手书,为了教唐家的人念书,他把乡手书的职位都辞掉了。

    他当时很不解,问:“乡手书是做什么的?”

    “乡手书是帮里正办理文书的人。”唐六叔当时在旁边快速的道。

    唐老爷子对着唐瑾笑道:“里正不全都是识字的,有很多事需要办理文书,所以就需要一个识字的人,乡手书就是干这个的。”

    唐瑾大概明白了,原来是有点相当于里正的秘书啊。

    那时正是晚饭后讲故事时间,唐三叔在一旁道:“爷以前还是里正呢,可惜他后来不想当里正,让村子里的良材他爷当了。”

    唐瑾看着他那一脸的痛惜模样,真是恨不得自己是个里正好在上边好好干活,而不是将好处往外推。

    “什么时候不当了呀?”唐瑾好奇的问。

    “好像是我成亲那一年。”唐三叔没多做考虑就说了。

    唐瑾听后不出声了。那一样的时候,应该是他三姐出生前后,老爷子是不是想着他会马上出生,不想以后因为不当里正让他受家里人微辞才这样?

    唐瑾转过头去,唐老爷子只是笑着摸了摸唐瑾的头,唐瑾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猜对了。为了家里的安定和稳,或者说为了保证家里人对他绝对的信仰与肯定,老爷子很努力。

    “什么不当,那不是生了场病当不了嘛!”唐老爷子应了一句。

    “什么生病,要……”说到这里,唐三叔突然收声,快速看了唐瑾一眼。

    刚开始唐瑾还没反应过来,而后才反应过来,怕是他娘生了三姐,连着两个都是女孩,让老爷子失望太大,一时没有顾着身体,给病了。

    后来病好了后,老爷子就让以前的户长当起了里正,乡手书当了户长,自己当起了乡手书。

    里正之所以跑来唐家,是因为辈份比唐老爷子小,也跟他熟,知道唐老爷子有主意,有什么事也会来询问一下他,以避免不出错处。

    唐瑾第二次看到里正来的时候,就感叹今年还不下雪。

    第三次看到里正来的时候,已经过了腊八了,那时里正的语气就变成忧虑了:“还是没下雪,明年的收成怕是要不好了,要是新来的县太爷不是个仁慈的,怕是有些不太好。”

    第四次看到里正来的时候,听他向唐老爷子询问自己的功课:“可以下场考试吗?听你家唐安说,乖乖的书念的极好,比起他来都要强。”

    唐安说的是唐三叔,唐瑾的父亲名为唐转,二三四五六叔名字为平安康泰运。唐瑾当时琢磨这名字,转运之中有平安康泰,可以看出唐老爷子对于唐家的期望。

    这个再一想他爷爷二爷三爷的名字,稳、顺、好,就能理解唐老爷子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来给子孙取这样的名字。不过是希望一家安稳,安稳之后能更好。